首页 > 酒店新闻 > 酒店行业动态

AG 真人靠谱的网站|新加坡首任总理国葬举行 数十万人冒雨送别李光耀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8:38    次浏览

数十万民众冒着倾盆大雨沿路守候,向李光耀作最后的告别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李光耀的国葬仪式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国葬仪式2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24名外国政要以及11名李光耀的多年好友出席国葬仪式。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使参加。移灵队29日中午从国会大厦前往举行国葬仪式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路程全长15.4公里,途中经过多个重要地标,这些地标见证了李光耀一生的功绩,包括旧国会大厦、政府大厦及多个组屋区,新加坡民众沿途还能为建国总理李光耀送上最后一程。海陆空最高规格告别12时30分,由新加坡海陆空三军组成的移灵队将李光耀的灵柩由国会大厦徐徐移出,李光耀的长子、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及家人在现场目送李光耀的灵柩离开。队伍护送着李光耀的灵柩从国会大厦出发,途经新加坡多个重要地标,包括旧国会大厦、政府大厦、滨海湾、新加坡中央商业区,以及李光耀担任国会议员近60年的丹戎巴葛选区,最终到达举行国葬仪式的国立大学文化中心,全程15.4公里。在此期间,新加坡武装部队海陆空三军以最高规格向李光耀告别。在灵柩队伍经过政府大厦时,新加坡陆军鸣放21响礼炮,空军以“陨落队形”向李光耀致敬。当灵柩经过滨海大桥时,两艘海军巡逻舰长鸣3次笛声,向李光耀致以最后的敬意。数十万民众冒雨送别数十万名民众冒着倾盆大雨沿路守候,向建国总理作最后的告别。14时,国葬仪式正式开始,约2200名社会各界人士和各国政要出席。李显龙、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等10名代表先后在仪式上宣读悼词。李显龙代表家人、陈庆炎代表新加坡全国人民上台敬献花圈。全场起立,在军号声中沉默哀悼李光耀,并宣读新加坡国家誓词。与此同时,新加坡民防部队拉响公众警报,示意全体民众向李光耀默哀一分钟。葬礼在全场合唱新加坡国歌中结束。国葬仪式之后,李光耀的灵柩被运往新加坡万礼火化场举行私人葬礼。 新加坡陆军鸣放21响礼炮,空军以“陨落队形”向李光耀致敬葬礼细节1 拖曳炮架移灵受礼人的遗体由拖曳炮架(Gun Carriage)运载,延续了英国军队使用炮架载送已故国家领导人棺木的传统。以炮架载遗体的传统可追溯到1800年代。当时以马匹拖拉的炮架运载大炮时,也顺便用来运载阵亡兵士。当拖曳炮架经过时,沿途列队的宪兵步枪的枪管是朝下的,象征着对已故者致以最高的敬意。 2 八人抬灵柩海陆空三军和警察部队,各派两名代表负责把灵柩抬上拖曳炮架。由8人组成的抬棺杖队抬灵柩时都必须脱下绒帽,以示尊敬。3 鸣21响礼炮炮兵队在国葬礼上该响几下礼炮,取决于受礼人的地位。只有国家元首或王族,才能获得21响礼炮,代表受礼人获最高敬礼。4 军舰鸣笛“鞠躬”新加坡国内空军四架“黑骑士”将在上空以“陨落队形”向建国总理致意,移灵队今天经过滨海大桥时,这两艘军舰将长鸣3次笛声,象征对李光耀行3个鞠躬礼,这些都是最高的国葬规格。移灵时间表●移灵路程15.4公里●所需时间37分钟●葬礼时间29日中午12时30分—17时具体安排●12时30分移灵开始●14时国葬仪式●16时默哀、火葬●17时葬礼结束 新加坡武装部队海陆空三军以最高规格向李光耀告别出席国葬的外国政要名单(按国家英文名称首字母顺序排列)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文莱苏丹博尔基亚不丹国王旺楚克柬埔寨首相洪森加拿大总督约翰·斯顿印度总理莫迪印尼总统佐科以色列总统里夫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老挝总理塔马冯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沙阿缅甸总统吴登盛新西兰总督迈特帕里菲律宾参议院议长德里隆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韩国总统朴槿惠卡塔尔元首塔米姆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泰国总理巴育英国首席国务大臣威廉·黑格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越南总理阮晋勇来源:新加坡治丧委员会 新加坡民众冒着倾盆大雨哭送李光耀民众缅怀一大早就在移灵沿途守候29日一早,就有许多民众在移灵路线沿途守候。47岁的李春吉上午9时就与太太和3名子女来到移灵路线沿途的惹兰红山第111座组屋前,是这一带其中最早前来“站岗”的居民。“我和太太星期五晚上至凌晨排队8小时进入国会大厦吊唁李先生。他为国家付出那么多,我们现在理应来送他最后一程,守候到下午1时算不了什么。我希望孩子们能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他说。在国会大厦与政府大厦大草场外,吊唁队伍一度长达4公里,但吊唁者仍在阳光下静心轮候,秩序井然。治丧委员会一度对外公布轮候时间长达8小时,劝谕民众暂时不要前来,但新加坡民众仍然坚持向这位建国总理告别。截至28日下午6时,已经有41.5万人到国会大厦向李光耀致敬,85万人到社区悼念处吊唁。专家说法移灵路线安排极具人情味外交部礼宾司前代司长鲁培新表示,此次移灵队伍所经地点均为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本身也与李光耀的生平功绩有相应的关系,他或曾在其中工作,或曾莅临考察,或为建设奉献精力。走这一路,是极具人情味的安排,让他最后再走一遍曾经奋斗的地方,也让新加坡人民再一次怀念他。鲁培新说,用拖曳炮架运载灵柩,是此前英国军队运送已故领导人的传统。而从出席葬礼的人员规格也足以看出,新加坡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之大,从独立到现在的几十年来,取得这样的功绩与李光耀的政策有密切关系。同时,这样的场合本身也是一场葬礼外交。